二分图
所谓二分图,指的是顶点可以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U和V,使得所有的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位于集合U和V中。换句话说,任意U中的两点或者任意V中的两点,他们之间不会有边相连,也就是说U和V是独立集。如图所示,下图就是一个标准的二分图:
图1
验证一个图是否是二分图的方法也很简单,只需要看我们是否能把所有的节点分为两个集合即可,相邻的边一定不在一个集合当中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二分图不一定是连通的,所以对于所有的component我们都需要验证。
例题:
Is Graph Bipartite?
最大匹配/Maximum Matching
首先我们要定义几个概念(1):
- 匹配:匹配是图的一组边的集合,其中任意两条边不存在公共顶点。
- 匹配边:处于匹配集合当中的边。
- 匹配点:匹配边经过的点。
- 未匹配边:不处于匹配集合当中的边。
- 未匹配点:没有匹配边经过的点。
- 最大匹配:一个图的左右匹配当中,含有匹配边最多的那一个。可能有多个。
- 完美匹配:存在某个匹配,使得图中所有的点都是匹配点。不一定存在。
如下图所示,红边表示匹配边。图2和图3都是图1的匹配,其中图3是最大匹配。图1不存在完美匹配,因为无论如何左边至少会有一个节点失配:
图2
图3
对于一个二分图,我们可以跑匈牙利算法来找出它的最大匹配。在介绍算法之前,我们还需要引入几个概念(1):
- 交替路径:从未匹配点开始,依次经过未匹配边、匹配边、未匹配边...的路径叫做交替路径。
- 增广路径:以未匹配点结尾的交替路径。
对于下图来说,2->6,4->7->3->6都是增广路径。
图4
增广路径的一个特点就是,如果我们把其中匹配边换为非匹配边,非匹配边换为匹配边,我们可以多找到一个匹配。拿图4中的4->7->3->6举例,如下图所示:
图5
所以,如果当前匹配仍然存在增广路径,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匹配,让匹配数增加(这个思路和最大流很像)。所以匈牙利算法的核心思路就是,不断地寻找增广路径改进匹配,直到当前匹配不存在增广路径,意味着当前匹配就是最大匹配。
具体来说,对于给定的二分图g,和两个顶点的集合U和V,U和V满足条件g中所有边的顶点一个处于U一个处于V。匈牙利算法就是对于集合U或者V里的所有顶点,依次找增广路径。如果我们可以找到,我们改进匹配;否则我们直接去下一个点。
这个算法有几个细节我们需要注意。首先是我们只需要在U或者V的集合里跑,不需要所有点都跑。因为如果存在从U开始的增广路径,那么其一定结尾在V中的非匹配点,反之亦然。所以从V开始的增广路径的数量和从U开始的是一样的,我们每找到一条,两边的数量都减1,所以我们只需要在一边找即可。其次,我们每个点只需要找一次增广路径,这是因为:
- 如果当前点没有找到增广路径,那么之后其也不会出现增广路径。因为改进匹配的时候,原来是匹配点的仍然是匹配点。只有首位两个非匹配点会变成匹配点。不会出现匹配点变成非匹配点的情况。所以仍然不可能从这个点找到以新出现的非匹配点结尾的交替路径。
- 如果当前点找到了增广路径,那么它永远都会是匹配点。
最后一点,如果是需要我们建图的情况。因为二分图是无向图,一般建无向图的时候,对于边u和v(u in U, v in V),我们要在v的neighbors中加入u,u的neighbors加入v。但是如果只为了跑匈牙利算法的话我们不需要,如果我们从U集合这边找的话,只有U中的节点需要知道他们的邻居,而对于V中的节点,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匹配的节点就可以了,如果没有匹配,意味着我们找到了增广路径;否则,我们取V中匹配点接着dfs。代码如下:
时间复杂度O(V * E),因为对于U或者V中的所有节点我们都要run dfs。空间复杂度O(V)。
最小点覆盖,最小路径覆盖,最小边覆盖,最大独立集和最大团
首先我们介绍涉及的概念:
- 最小点覆盖:选取最小的点集合,覆盖图中所有的边
- 最小边覆盖:选取最小的边集合,覆盖图中所有的点
- 最大独立集:选取最大的点集合,使得两两顶点之间没有边相连
- 最大团:选取最大的点集合,使这个子图成为一个完全图。所谓完全图,指的是图中所有顶点两两之间都有边相连
- 最小路径覆盖:在DAG中,选取最少的路径条数,使其覆盖了DAG中所有的顶点。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不相交路劲,也就是说每个顶点仅有一条路径与之关联。
这些性质和最大匹配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,在二分图中,如果顶点数为N:
- 最小点覆盖 = 最大匹配(Konig定理)
- 对于不存在孤立点的二分图,最小边覆盖 = N - 最大匹配
- 最大独立集 = N - 最大匹配
- 最大团 = 补图的最大独立集,补图要是二分图。存在图G,如果图G'的顶点数和G相同,并且G'满足条件,对于不同的顶点u和v,如果u和v在G中有边相连,那么在G'中无边相连;反之,如果u和v在G中无边相连,那么在G'中有边相连,那么我们称G'为G的补图
最小路径覆盖我们稍后介绍,首先我们来看Konig定理,其证明如下(2) :
上面介绍匈牙利算法的步骤是,从左边每一个点开始寻找增广路径。但是如果我们当前已经找到最大匹配,我们就不可能在找到增广路径,但是依然存在交替路径(以匹配点结尾)。如果我们从左边的所有非匹配点开始,寻找交替路,并且把所有经过的顶点做上标记。对于图3来说,其对应的标记如下图所示:
图6
我们取左边所有未标记的点,和右边所有标记了的点,如图6所示为{3, 4, 6},这就是最小点覆盖。
假设最大匹配为M,按上述方法取得的点集合为V。那么这个方法取得的点数也为M。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点和匹配边是一一对应的。首先,左边不在V中和右边在V中的点都必为匹配点。其次,对于一条匹配边来说:
而对于所有的非匹配边,其也只有以下情况:
最小边覆盖的证明比较简单,首先图中不存在孤立的点,否则不存在最小边覆盖。对于M个匹配边,其可以覆盖2 * M个匹配点。那么剩下的N - 2 * M个点,因为不存在匹配边,所以一条边最多覆盖一个没有被覆盖的点,所以总共需要M + N - 2 * M = N - M条边。最小边覆盖 = N - 最大点覆盖,得证。
对于最大独立集,首先除了2 * M个匹配点,剩下的N - 2 * M个顶点一定组成独立集,因为属于左边集合的顶点之间没有边相连,右边同理。并且左边和右边的点两两之间也没有边相连,否则又会多出一个匹配。其次,对于每一条匹配边对应的两个匹配点u和v,u和v不可能同时与非匹配点相连,否则会多出一条增广路径,与当前匹配是最大匹配矛盾。所以u和v其中之一可以放到独立集里,我们可以得到大小为N - M的独立集。显而易见这个是最大独立集,因为对于M个匹配边,肯定有M个匹配点不会在独立集里,所以这个是最大独立集,最大独立集 = N - 最大匹配得证。最大团等于补图的最大独立集显而易见,前提是补图是二分图。
对于DAG的最小路径覆盖问题,我们也可以转化为二分图的最大匹配问题(3)。我们按照如下方式构建二分图:
- 要不是两端都没有标记的。对应当前边没有被选做交替路的情况。
- 要不是两端都有标记。因为如果走交替路而右端有标记了,那么必然可以通过匹配边走到左边从而左边也被标记。
而对于所有的非匹配边,其也只有以下情况:
- 左端点为非匹配点,右端点为匹配点。其左右必然同时被标记,所以必然被选入V的右边端点覆盖。
- 左端点为匹配点,右端点为非匹配点。其左右必然不被标记,所以必然被选入V的左边端点覆盖。
- 两端都为匹配点(如果两端都为非匹配点说明此时不是最大匹配)。对于两端都是匹配点的非匹配边,其要不是两端都没标记,要不是两端都有标记。因为能到达左边的匹配点的话,必然可以通过非匹配边到达右边的匹配点,剩下的分析和之前类似。
最小边覆盖的证明比较简单,首先图中不存在孤立的点,否则不存在最小边覆盖。对于M个匹配边,其可以覆盖2 * M个匹配点。那么剩下的N - 2 * M个点,因为不存在匹配边,所以一条边最多覆盖一个没有被覆盖的点,所以总共需要M + N - 2 * M = N - M条边。最小边覆盖 = N - 最大点覆盖,得证。
对于最大独立集,首先除了2 * M个匹配点,剩下的N - 2 * M个顶点一定组成独立集,因为属于左边集合的顶点之间没有边相连,右边同理。并且左边和右边的点两两之间也没有边相连,否则又会多出一个匹配。其次,对于每一条匹配边对应的两个匹配点u和v,u和v不可能同时与非匹配点相连,否则会多出一条增广路径,与当前匹配是最大匹配矛盾。所以u和v其中之一可以放到独立集里,我们可以得到大小为N - M的独立集。显而易见这个是最大独立集,因为对于M个匹配边,肯定有M个匹配点不会在独立集里,所以这个是最大独立集,最大独立集 = N - 最大匹配得证。最大团等于补图的最大独立集显而易见,前提是补图是二分图。
对于DAG的最小路径覆盖问题,我们也可以转化为二分图的最大匹配问题(3)。我们按照如下方式构建二分图:
- 对于DAG中的每个顶点v, 我们拆分成v和v'两个顶点
- 对于DAG中的没一条u->v,我们在二分图中建立一条u到v'的无向边
显而易见这个图是二分图,如下例子所示(3):
图7
在这个二分图的基础上,找到最大匹配即可。最小路径覆盖 = DAG中的顶点数 - 对应二分图的最大匹配,因为对应二分图中每一条匹配边对应的是原图DAG中的一条有向边,如上所示,如果最大匹配是[1, 3']和[3, 4'],那么对应DAG中路径1和3都有后继结点,所以其不可能为一条路径的终点,因为一个顶点只关联一条路径。假设最大匹配为M, 那么剩下的N - M个顶点没有后继结点才会成为路径的终点,所以一共有N - M条路径。这个肯定是最小的路径数目,因为我们找的是最大匹配,也就是让尽可能多的顶点有后继结点,从而不成为路径的终点。证明完毕。
例题(待补充)
References:
(1)https://www.renfei.org/blog/bipartite-matching.html
(2)http://www.matrix67.com/blog/archives/116
(3)http://www.cnblogs.com/icode-girl/p/5418461.html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